“惠世天工——河北曲陽石雕藝術展”23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48件(套)最具代表性的曲陽石雕遺珍及91件當代曲陽匠人的優(yōu)秀石雕作品共聚,,系統展現了曲陽石雕的古今傳承,、工藝技法和藝術創(chuàng)新,。
河北曲陽是中國雕刻之鄉(xiāng),,尤以漢白玉石雕久負盛名,。曲陽石雕所用當地富產之白石,,溫潤如玉,,純凈細膩,既易受刀,,又耐風化,,屬雕刻之良材,被世間稱為漢白玉,。自西漢以降,,曲陽匠人因時而創(chuàng)作,應運而發(fā)展,,在佛教造像,、宮殿陵寢,乃至新中國大型紀念工程等諸多領域,,服務于所處時代的需求而又引領時代藝術,、技術之發(fā)展,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活力延續(xù)兩千余年而長盛不衰,?! ≌褂[分為“熠熠千年”和“古韻今風”兩個單元,遴選了漢,、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等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曲陽石雕遺珍48件(套),,同時展出91件當代曲陽匠人與時俱進、獨具巧思的優(yōu)秀石雕作品,,全面展示了曲陽石雕不同歷史時期的氣象風貌,,系統反映了曲陽石雕的古今傳承、工藝技法和藝術創(chuàng)新,。
重磅展品包括河北博物院藏五代時期的彩繪浮雕散樂圖和彩繪浮雕奉侍圖,,皆出土自曲陽縣靈山鎮(zhèn)西燕川村王處直墓。散樂圖真實再現了唐末五代時期樂舞活動的場面,,圖中共有十五位人物,,樂伎分別手持笙、箜篌,、方響,、箏、琵琶,、篳篥,、橫笛、拍板,、座鼓等樂器,,人物面容飽滿,,神情專注,姿勢各異,,極富韻律感,;奉侍圖描繪了一支由十四人組成的隊伍,畫中的侍女們長裙墜地,,動感飄逸,,有的舉著障扇,有的手持執(zhí)壺,、托盞,、拂塵等各式生活用具,生動地表現了五代時期貴族的日常生活,。
同樣出土于王處直墓的還有彩繪浮雕武士石刻,。彩繪武士像為一對,是王處直墓甬道兩側的武士雕像,。這對石刻目前均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一件武士雕像(肩立鳳鳥,腳踩臥牛)于2000年出現在佳士得美國紐約拍賣會,,經中國政府多方交涉,,最終將其歸還中國。另一件武士雕像(肩立青龍,,腳踩麋鹿)由美國收藏家安思遠先生捐獻給中國,。
據悉,該展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北省文物局,、保定市人民政府、河北博物院,、曲陽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將持續(xù)展出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