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博物館、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聯(lián)合舉辦的“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17日在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正式開幕,。
展覽匯集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時期的珍貴文物,,另有若干件中國文物與之對話,通過一部通史“法老的國度”,、兩大專題“薩卡拉的秘密”“圖坦卡蒙的時代”展開獨立敘事,,呈現(xiàn)一場堪稱全面的古埃及文明之旅。
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拉美西斯二世,、“傳奇女王”哈特謝普蘇特、“少年法老”圖坦卡蒙……記者初步估算,約有10位法老的雕像于本次展覽“組團”亮相,,涵蓋中王國,、新王國等古埃及不同歷史時期。
未進展廳,,就有“法老”相迎,。花崗巖雕刻而成的美內(nèi)普塔站像立于博物館南門外,,2.4米的“大高個”讓每一位經(jīng)此入館的觀眾都能一眼瞧見,。美內(nèi)普塔法老以左腳在前、右腳在后的姿勢站立,,頭戴王巾,,額前裝飾有象征王權(quán)的圣蛇標頭,展現(xiàn)出古埃及工匠的精湛技藝,。
這是上海博物館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展期最長的特展,超過95%的埃及文物為首次來到亞洲,。成套木乃伊棺,、女王金飾、薩卡拉地區(qū)新發(fā)現(xiàn)的動物木乃伊等重量級文物,,讓當天第一批“嘗鮮”的觀眾看得眼花繚亂,。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直言:“觀眾如果在每件文物前停留10秒,需要兩小時才能看完整個展覽,?!?/p>
古埃及常與“神秘”相連,本次展覽亦有不少“未解之謎”可以挖掘,。例如,,此間展出的彩繪人形棺有“綠臉”“紅臉”“黃臉”之分,為何選擇不同的顏色繪于面部,?這批新近出土的彩繪木棺,,因封存在地下深處,顏色保存完好,,圖像和銘文個性鮮明,,為埃及棺槨類型學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展覽首席策展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顏海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埃及是一個文明古國,其文物收藏非常豐富,,發(fā)表遠遠跟不上發(fā)掘,,尚未研究過的文物還有很多,。“我們就像‘星探’一樣,,打開了一個‘珠寶盒’,,找出那些特別重要但是大家鮮少知道的文物,默默地把它們擺在展廳里,,讓觀眾自己選出未來的‘明星文物’,。”
“來自中國學者的獨特理解將為埃及學研究注入更加多元的視角,,”褚曉波表示,,本次展覽的舉辦,也將拉開中埃兩國之間更廣泛人文合作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