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7日,,國家文物局從美國成功追索38件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儀式在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舉行,美國紐約曼哈頓區(qū)檢察官辦公室將繳獲的38件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移交中國政府,。
經初步鑒定,,專家判斷該批文物大部分為明清時期我國藏傳佛教文物,涉及佛塔,、佛像,、佛教飾物等類別,涵蓋銅,、泥,、象牙、木等材質,,內容豐富,,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2023年多批次海外流失文物回歸祖國
由于戰(zhàn)爭搶劫、非法走私等多種原因,,中國文物長期流失海外,。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通過執(zhí)法合作,、司法訴訟,、協(xié)商捐贈、搶救征集等方式,,成功促成了超過300批次,、15萬件流失海外中國文物的回歸。近年來,,我國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進入了全方位發(fā)展,、多層次提高的嶄新階段,2023年就有多批次海外流失文物回歸祖國,。
2023年5月9日,,經國家文物局授權,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接收美國紐約曼哈頓區(qū)檢察官辦公室向我國返還兩件非法流失的重要石刻文物,。兩件文物是在一起刑事案件調查中被發(fā)現的,,國家文物局2022年4月獲悉消息后,,與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等相關機構密切協(xié)作,在美方職能部門配合下,,成功實現文物返還,。
2023年8月24日,瑞士向我國返還5件文物藝術品,。這些文物是由瑞士聯(lián)邦文化總局文化遺產移交中心分別在4起刑事案件中查獲并沒收,。自2022年12月,國家文物局與中國駐瑞士大使館密切協(xié)作,,在瑞方職能部門配合下,,成功促成此次文物返還。
2023年3月至6月,,7根圓明園流失的漢白玉石柱順利入境,,并于當年10月13日在北京圓明園進行展出。這是繼馬首銅像之后,,又一批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這7件石柱文物于1860年流失海外,后被挪威一家博物館收藏,。在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政府,、高校、機構,、社會力量通力合作,,歷經十年,最終促成挪威收藏機構向中方捐贈這批石柱文物,。
2023年10月25日,經國家文物局授權,,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接收澳方向中國返還的4件流失文物藝術品與一件古生物化石,。其中三件為澳方在海關入境環(huán)節(jié)截獲,另有兩件為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和澳大利亞友人捐贈,。
近年來,,我國關于文物追索返還的國際合作不斷擴展深化。流失文物追索不僅牽涉極其復雜的法律難題,,還往往涉及民族情感和國際關系,,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的系統(tǒng)工程,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
68件流失文物25年跨國追索之路
2020年,,中國政府一場持續(xù)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圓滿句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1995年2月的一天,,中國駐英使館文化處得知,,在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fā)現大量疑似中國文物,。同年3月,,英國警方截獲一個國際走私集團運抵英國的共計7輛卡車的走私文物。中國國家文物局派出人員前往英國,,鑒定確認為走私的中國文物,。
之后,在國務院統(tǒng)一部署下,,多部門組成聯(lián)合小組,,通過執(zhí)法合作、民事訴訟,、協(xié)商談判等多種形式對這批流失文物展開追索,。這也打響了我國從國家層面,利用法律手段追索流失海外中國文物的第一槍,。
此后3年多,,中方歷經復雜艱辛的取證、訴訟和談判過程,,犯罪嫌疑人同意歸還3000多件文物,,這批文物1998年運回中國。不過,,由于案情復雜,,當時還有68件涉案文物未能通過法律手段解決所有權爭端,一直扣壓在英國警方倉庫,。
此后的20多年,,中方始終沒有放棄對這68件流失文物的追索。2020年1月,,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聯(lián)系我駐英使館,,告知因購買人去向不明且扣押時間超過追訴期,該批涉案文物被界定為無主物,,主動提出希望將該批文物歸還中國政府,。國家文物局立即組織重啟追索機制,向英方發(fā)出追索函,,代表中國政府正式提出返還要求,。2020年7月29日,中方赴英方倉庫現場清點,國家文物局最終認定追索文物共68件,,倫敦大都會警察局同意全部歸還,。
2020年10月20日下午,這68件文物搭乘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938次航班,,安全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當晚,國家文物局還組織相關單位連夜完成查驗入庫封存工作,。至此,,這68件在海外漂泊了20多年的文物終于正式回歸祖國。